心理测试量表使用说明
本平台只提供在线测试服务,其中有很多量表医院等机构也在经常使用。量表题目、结果等内容全部由第三方专业人士、团体机构编制、以及之后的研究中制定、总结归纳,因此量表结果均非本平台主观观点、结论,所得到的结果均和本平台无关。

进行心理测试,非常有必要了解量表是依据什么得到结果的,这样我们才能对结果有更好的认识。绝大多数专业心理量表,其结果是否准确,主要由常模、信度、效度三个参数进行衡量(这里主要指正规测试量表,因为网上有很多测试完全没有任何依据,特别是那些娱乐性测试),常模决定量表的临界值,简单来说,就是当原始计分超过多少时,才算偏离正常/普遍范围。常模绝大多数都是基于M±SD得到,这里的M表示样本平均分,SD表示样本标准差,一般认为,超过一个标准差就表示偏离正常/普遍范围,并且偏离越大越显著,常模直接决定量表最终结果,因此很重要。信度用来衡量量表的可靠性,效度用来衡量量表的有效性,其中心理健康相关量表效度/有效性需要结合临床数据。在某种意义上,信度、效度参数直接决定量表常模的可用性,因为信效度如果不好,常模数据再好也没有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心理学中对于同一个量表的常模不是固定的,比如非常著名的MMPI量表,为了更精确对于特殊人群会有特定的常模,比如飞行员、武警人员等。当使用不同常模数据时,最终结果有可能不一样,但是原始计分结果一般都是一样的,本平台尽可能使用国内机构经常使用的常模数据。另外有必要提示的是,在心理测量学中,一个专业量表的题目和常模是存在时效性的,大概意思就是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变,人的心理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量表题目和常模可能会受影响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而这里展示的量表,其中很多量表虽然目前心理咨询机构、医院等都在使用,但是所使用的常模很多都还是很早之前建立的,所以不能保证量表测试结果是否还准确。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试量表非常多,但是信度和效度较好、常用的并不算多,在量表的选择上,不在于多在于精,只有使用更适合自己的量表,并且信度和效度相对来说更好,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有参考价值,否则所得到的结果,只会对自己造成误导。因此用户在进行测试时,建议优先使用更适合自己的心理测试量表。

对于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由于很多精神障碍其发病机制医学上目前尚不明确,因此只能通过量表进行辅助筛查,目前临床很多检查,更多只是排除其它问题。量表筛查它并不能像器质性疾病一样,可以通过医疗器械检查确诊,比如是否存在高血压,利用仪器检测,通过具体物理指标就可以评定,这个过程不受主观因素影响,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程度是多少就是多少,具有不可伪装性。而量表筛查不一样,量表对于选项的选择,完全是根据主观判断,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无法做到统一标准,因此会存在夸大或忽视的情况。【心理学中极少数量表不受这种情况影响,比如智商测试,智商测试量表只要符合逻辑,每道题答案对所有人基本都是唯一的。】

常模等关键参数主要基于心理统计学得到,由于心理统计学理论上必然存在统计学误差(这种误差主要来自以上提到的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很难做到统一标准),因此它理论上并不那么精确。对于心理健康,量表筛查只是辅助工具,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其它医疗检查进行排查,这些一般去医院才可以进行,有必要时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基于以上原因,最后再强调,量表筛查只是辅助工具,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温馨提示:本网站内所有量表测试本身完全免费,近期发现有人在电商平台,没有经过同意公开售卖本站网址,商家和网站运营方不存在任何关系,用户不要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