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免费在线测试。EPQ人格测试(eysenck倾向测试)量表由英国心理学家H. J. 艾森克编制,在医学、司法、教育和心理咨询等领域被广泛使用。EPQ基于艾森克人格理论,该人格理论在心理学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倾向量表(E),情绪性量表(N,又称神经质),心理变态量表(P,又称精神质)和效度量表(L)。因为文化差异等原因本量表为国内修订版本。按国外标准成人版适用于16岁及以上人群(包括16岁),少年版适用于16岁以下人群。请根据年龄段选择版本,否则影响结果。
题目数量:88题
测试说明:本量表进行测试以及查看结果完全免费,请认真答题再提交。请根据自己平时的实际情况,选择更符合自己的选项。量表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进入测试
实时保存答题数据,如果答题过程中不小心退出未提交,可点击继续答题。

您本次是否属于认真答题?
性别: 男 
年龄:  
首次提交结果需要完善以上信息,之后短期内无需再填写。有一些量表对性别、年龄有要求,如果信息不准确可能会影响结果。提交如果没有跳转请耐心等待,可能网络不好需要时间加载。

心理测试数据中心

相关测试
人格测试(MBTI)
九型人格测试
卡特尔十六型人格测试(16PF)
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贝克抑郁测试量表(BDI-II)
贝克焦虑测试量表(BAI)
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
更多免费专业量表>>
示例结果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结果
因子原始分标准分区间
内外向(E)947.6中间型
精神质(P)1268.5典型(上)
神经质(N)1863.1典型(上)
掩饰性(L)838.8倾向型(下)
人格特征抑郁质(内向,不稳定)
说明:以上标准T分通过原始分转化而来,转化基于中国修订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常模。标准T分:

61.5分以上:典型(上)
56.7~61.5:倾向型(上)
43.3~56.7:中间型
38.5~43.3:倾向型(下)
38.5分以下:典型(下)

内外向(E):反应人格内向外向程度。标准T分在在38.5分以下为典型内向,在38.5~43.3分之间为倾向于内向,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说明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在56.7~61.5分之间为倾向于外向,在61.5分以上为典型外向。

神经质(N):反应情绪稳定性。标准T分在在38.5分以下为典型稳定,在38.5~43.3分之间为倾向于稳定,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说明介于稳定和不稳定之间,在56.7~61.5分之间为倾向于不稳定,在61.5分以上为典型不稳定。

精神质(P):反应心理是否正常。标准T分在在38.5分以下为典型正常,在38.5~43.3分之间为倾向于正常,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说明介于正常和不正常之间,在56.7~61.5分之间为倾向于不正常,在61.5分以上为典型不正常。

其中“典型”比“倾向”程度更高,也可以理解为更进一步,中间型可以理解为中性。

人格特征:EPQ将内外向(E)和神经质(N)组合进一步分出抑郁质(内向,不稳),黏液质(内向,稳定),胆汁质(外向,不稳),多血质(外向,稳定)四种人格特征,以标准分T/50作为分界线,程度可参考倾向型、典型区间。

EPQ剖析图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查看图表,请更换主流浏览器最新版本或联系客服处理。
说明:以上四根纵坐标横线划分为5个区间,从上到下分别为典型(上)、倾向型(上)、中间型、倾向型(下)、典型(下)。如果各个分量表标准T分落于哪个区间,就是哪种类型。
内外向(E)和神经质(N)十字坐标图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查看图表,请更换主流浏览器最新版本或联系客服处理。
说明:以上红点为您的结果EN(47.6,63.1) 。EPQ把人格类型划分为:抑郁质(内向,不稳),胆汁质(外向,不稳),黏液质(内向,稳定),多血质(外向,稳定),在这些区域内结果具体位于哪里代表程度,可结合倾向型、典型型区间进行程度判断,把E、N标准T分结果分别作为横坐标、纵坐标放入上图中即可知道落于哪个区间。结合以上结果,您可以参考以下EPQ人格理论结构图进行简单对照。
测试
简要说明
1、内外向(N):这个量表是反应人格内向外向程度。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 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2、神经质(N):这个指标是反应情绪稳定性的。那些因为难以忍受的负面情绪而到精神科就诊的患者在这个指标上大多数都会显示出典型的“不稳定”。在这个指标上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人在当前是很容易被情绪波动所影响,被不良情绪困扰的。但是情绪稳定的人在遭遇重大变故或是长久持续地待在糟糕的环境中时也会表现出不稳定的情绪状态,此时量表的测定结果会显示出与当前状态不相符的典型“稳定”,只要L量表的分数正常,这个结果就是可信的。该量表结果反映正常行为下的情绪稳定性,并非指神经症。分数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郁郁寡欢、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3、精神质(P):艾森克认为:E维因素与中枢神经的兴奋、抑制的强度密切相关,N维因素与植物性神经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遗传不仅对E、N因素有强烈影响,而且也与P因素有关。艾森克认为正常人也具有神经质(N)和精神质(P),高级神经的活动如果在不利因素影响下向病理方面发展,神经质可发展成神经症,精神质可发展成为精神病。因此,神经质和精神质并不是病理的,不过有些精神病和罪犯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量表结果并非暗指精神病,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高分者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做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低分者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

4、掩饰性(L):这个量表测验受测者的“掩饰”倾向,即不真实的回答,同样也有测量受测者淳朴性或是幼稚程度的作用。 有一种说法是原始分高于18分才显示有掩饰倾向,但实际上,不管是教材上的解说还是从临床上看,L量表并没有划分有无掩饰的确切标准,需要看所测样本的一般水平以及受测者的年龄。一般来说成人的L分常见因年龄而升高,少年则因年龄而降低。L量表跟E、N、P量表一样,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即反映受测者的社会朴实和幼稚水平。但这个量表的分数究竟显示的是受测者的社会朴实程度、幼稚程度还是掩饰程度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交谈和询问来确定。

简单来说,EPQ可以初步筛查出个体人格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E因子量表,可以测出人格内外向程度。该因子与中枢神经的兴奋、抑制的强度密切相关。

根据N因子量表,可以测出人格稳定程度。该因子与植物神经的活动密切相关。

根据P因子量表,可以测出人格灵活性程度。该因子与精神活动病理密切相关。

在心理学中,人格状态异常和人格障碍存在相关性,而人格障碍和精神障碍存在一定关系,人格障碍可成为精神障碍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障碍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心理学中人格筛查量表很多,由于EPQ能直接反映人格状态和精神状态之间关系,并且有着较好信度和效度,其人格理论在心理学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医院精神科广泛使用。